关于我
PlutoG
17岁 | 诺美高中高二在读 | 生物技术与AI爱好者 | iOS全栈开发者 | 创新实践者
个人特质:我是一个拥有极度好奇心和强大实践能力的高中生开发者。英语口语流利(可进行技术交流),化学基础知识扎实,精力充沛,善于时间管理,能够在学业和项目开发之间取得良好平衡。
技术热情:我深深着迷于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。我相信,在AI的推动下,生物技术将帮助人类延长寿命、治愈疾病。我长期关注基因编辑技术、蛋白质折叠预测等前沿科技,并在 AlphaFold3 Server 发布后第一时间申请账号进行实践测试,对蛋白质结构和生物酶有深入理解。
职业目标: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生物黑客(Bio Hacker),用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突破人类健康的边界,让当今的医疗手段成为"传统医疗"。我期待在大学阶段深入学习生物工程,并将我的编程能力与生物技术结合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。
实习经验
上海市胸科医院 - AR医疗技术实习助手
项目背景:协助成兴华主任医师团队开展基于 Microsoft HoloLens 2 的 AR(增强现实)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测试工作。该系统旨在通过混合现实技术,为外科医生提供实时的三维解剖结构指引,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。
主要职责:
• 数据管理:整理和分析超过 100 例临床实验数据,建立标准化的数据记录流程,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
• 产品优化:与产品团队紧密合作,收集医生使用反馈,提出 15+ 条用户体验改进建议,显著提升了设备的操控便捷性
• 培训支持:编写操作手册,辅导规培医生学习使用 HoloLens 2 设备,累计培训 20+ 名医护人员
• 研究协助:参与学术论文的数据可视化工作,协助团队完成论文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报告
收获与成长:这段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医疗科技的实际应用场景,也更加坚定了我将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决心。通过与医生和工程师的密切合作,我学会了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医疗解决方案。
独立开发项目《疯狂笔记》- Apple Watch 智能录音应用
项目起源:在日常学习中,我发现传统笔记方式效率低下,难以跟上老师讲课节奏。于是我决定开发一款能够解放双手、智能整理笔记的应用。
技术实现:
• 前端开发:使用 Swift 和 SwiftUI 构建 iOS 和 watchOS 双端应用,实现设备间的无缝数据同步
• 手势识别:集成 Core Motion 框架,实现 Apple Watch 手势控制录音的功能,识别准确率达 92%
• 语音处理:采用 AVFoundation 框架进行高质量录音,优化音频编码算法,2小时录音仅占用 50MB 存储空间
• AI 集成:接入 OpenAI GPT-3.5 API,实现录音内容的自动转录、智能总结和知识点提取
• 资源推荐:集成 YouTube Data API,基于笔记内容自动搜索相关学习视频,构建个性化学习资源库
项目成果:
• 在上海市虹口创业大赛中成功通过第一轮评审,获得评委高度评价
• 完成从需求分析、UI设计、编码实现到测试部署的完整开发周期
• 项目代码超过 5000 行,遵循 MVVM 架构模式和最佳实践
• 这是我的第一个完整商业化应用项目,积累了宝贵的产品开发和用户体验设计经验
斯坦福未来医疗创业论坛 - 活动运营与现场支持
活动概述:协助斯坦福校友 Leon(李阳)在未来医疗创业孵化器组织"AI 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"主题创业论坛。论坛汇聚了来自医疗科技、人工智能和创业投资领域的 50+ 位专家学者和创业者。
主要职责:
• VIP 接待:负责引导重要嘉宾和参会专家,提供专业的接待服务,确保贵宾体验
• 技术支持:管理现场远程连线设备,协调国际嘉宾的视频会议接入,确保远程沟通流畅无阻
• 需求响应:实时响应嘉宾需求,从技术设备调试到会议资料准备,高效解决现场突发问题
• 交流学习:与医疗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深度交流,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创业机会
个人收获:通过这次活动,我对医疗大模型的商业化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也建立了与行业专家的联系网络。这段经历激发了我开发 XunDoc 健康管理平台的灵感。
即刻 Hackathon 上海站 - 参赛者
赛事背景:即刻 Hackathon 是国内知名的开发者竞赛,吸引了来自各行业的创业者、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。这是一场为期 48 小时的编程马拉松,要求团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从创意到原型的全过程。
参赛项目: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 GPT-3.5 的智能对话应用,实现了多轮对话记忆、上下文理解和个性化回复功能。我负责 iOS 客户端开发和 API 接口对接工作。
技术学习:
• 首次实战接入大语言模型 API,掌握了 prompt engineering 和参数调优技巧
• 学习了 RESTful API 设计规范和前后端协作流程
• 体验了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的工作模式
人脉拓展:结识了来自腾讯、字节跳动、小红书等公司的资深开发者,以及多位连续创业者。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群,持续学习行业前沿技术。
团队协作: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高效,如何与不同背景的队友沟通协调。虽然没有获奖,但这段经历为我后续的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教育背景
上海市诺美高级中学
学术表现:在保持良好学业成绩的同时,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和项目开发。在校担任教学助理,协助老师辅导同学,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。
课程重点:重点学习生物、化学、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课程,为未来在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深造打下坚实基础。
课外活动:创立并主持编程兴趣小组,分享 iOS 开发和 AI 应用经验,带领同学完成多个小型项目开发。
荣誉与奖项
技能专长
兴趣爱好
📸 摄影艺术
热爱所在:衷于用镜头捕捉世界的美好瞬间,记录生活中的感动时刻。摄影不仅是我的爱好,更是我观察世界、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。
器材掌握:熟练操作 Canon、Nikon、Sony 三大品牌的主流数码相机系统,包括人像镜头(85mm f/1.4)、微距镜头(100mm macro)、长焦镜头(70-200mm)等专业镜头。同时收藏和使用多部 120 中画幅胶片相机(如 Hasselblad、Mamiya),享受胶片摄影的独特质感。
创作领域:擅长人像摄影、风光摄影和微距摄影。在小红书和 Instagram 分享作品,累计获得数千次点赞和收藏。
🔭 天文观测
观测设备:拥有星特朗(Celestron)NexStar 8SE 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,这是一台配备 8 英寸施密特-卡塞格林光学系统的专业级望远镜。
观测成果:成功拍摄了土星环、木星大红斑、月球环形山等天体照片。通过长时间曝光技术,捕捉到了猎户座大星云(M42)的细节结构。
深层意义:天文观测让我对宇宙的浩瀚有了直观感受,也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。仰望星空时,我常常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,以及科技如何帮助我们探索未知。
🧬 生物科技研究
研究兴趣:深度关注基因编辑技术(CRISPR-Cas9)、蛋白质工程和合成生物学。长期订阅和观看 YouTube 上的生物科技频道,包括 Veritasium、Kurzgesagt 等知名科普频道。
实践探索:在 AlphaFold3 Server 开放后,第一时间申请账号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实验。尝试预测了多个疾病相关蛋白的三维结构,对蛋白质折叠机制有了深入理解。
知识积累:自学了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基础知识,阅读了《基因组学》、《合成生物学导论》等专业书籍。对生物酶的催化机制、基因表达调控等话题有深入研究。